发表在 中亚各国 版
2019-05-02
初探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11日三国四城行
中亚的冬天,阿拉木图的雪后景 前言 中亚:离我们那样近,但是离我们又是那样远。 中亚各国曾经复杂的旅游签证申请程序、邀请函等发达国家少有的额外消费等因素曾经困扰了不少有意愿前往中亚旅行的国人。 不过近几年来,除了土库曼斯坦之外的其余中亚四国,陆陆续续地通过各种政策,极大地降低了中国游客前往四国旅游的门槛。优越的地理位置、低廉的物价、似曾相识不过又有不同的文化与社会一下子变成了国人赴中亚四国旅游的优势。 2019年2月6日17日,我趁着春节的机会前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阿斯塔纳)、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三国四城,领略了一番这片土地的风情。 注:2019年3月23日,为纪念前不久刚刚辞职的哈萨克斯坦开国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哈萨克斯坦将首都名称从阿斯塔纳正式改为“努尔-苏丹”。本文中将对哈萨克斯坦首都用“努尔-苏丹(阿斯塔纳)”表记,以便在近一段的适应时期方便大家阅读。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独立纪念碑 哈萨克斯坦,努尔-苏丹(阿斯塔纳),巴伊杰列克观景塔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帖木儿广场 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阿拉套广场 一、基本信息: 1. 签证: 前文所提,中亚五国除了土库曼斯坦外,其余四国都在近几年陆续简化了中国公民赴这四国的旅游签证要求与流程。本文单表我刚刚去过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旅游签证要求。 哈萨克斯坦:中国公民和印度公民若乘坐哈萨克国内运营的航空公司,有联程机票,从中国出发经哈萨克斯坦前往第三国,都可以申请72小时免签证过境哈萨克斯坦。 需要条件很简单: a. 全程乘坐哈萨克斯坦经营的航空公司(当然首推哈实力最强的阿斯塔纳航空); b. 拥有72小时内离开哈萨克斯坦的联程机票(这一条基本可以理解为在哈同一城市起降,当然也有在哈一座城市入境,另一座城市出发的,不过不是很清楚可不可行,请指教); c. 拥有最终目的地国的签证(除非该国对你免签)。 原本阿斯塔纳航空官网写的是中国和印度公民的这项优惠政策截止到2018.12.31,根据传言2019年也不会取消。不过一直没有看到官宣的我还是不敢贸然提前订机票,直到今年一月初,阿斯塔纳航空终于官宣了,该优惠政策延长至2019.12.31,遂立即开始了旅途规划。 对于常在中欧两地来往的朋友们来说,订阿斯塔纳航空的机票,有的时候价格还是比较便宜的。 对于从中国出发的朋友们来说,如果你有前往中亚多国旅行的计划,自然可以选择订阿斯塔纳航空的机票作为中转,中转第同一天停留八、九个小时的航班很多,可以出机场浅度游;如果你想在中转城市多停留一会儿的话,可以选择中转时间在24小时以上的机票。这些都是符合哈萨克斯坦72小时过境免签的规定的。 如果你只想游览哈萨克斯坦中亚一国又不想办理其他国家的签证的话,阿斯塔纳航空的北京-阿拉木图-迪拜这一线路很适合选择,阿联酋对于中国公民免签,前往迪拜之前还可以游览阿拉木图。 如果你订了阿斯塔纳航空的往返机票而且行程允许的话,则可以两次利用这个政策,一次旅行将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努尔-苏丹(阿斯塔纳)都游览一遍,这需要一定的安排技巧。 不过如果你的旅游目的地是阿拉木图、努尔-苏丹(阿斯塔纳)以外的哈萨克斯坦城市,或者想在哈停留很久的话,这项优惠政策就不适用了,你必须按照一般流程办理签证。不过从今年起哈退出了电子签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试,不过据说虽然变成了电子签,但是邀请函的要求还是保留了下来。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吸引中印游客多乘坐阿斯塔纳航空。该航空公司退出了“Stopover Holidays”计划,即凡是符合哈72小时过境免签的中印旅客,只要你在哈停留期间是过夜的,你都可以通过阿斯塔纳航空官网预定过夜的酒店(3到4星级)。如果你运气好的话,第一晚的部分4星级酒店你只需要花1美元即可入住(包含免费自助早餐,当然一般的4星级酒店也该有这些),而且阿斯塔纳航空将为你提供免费的机场-酒店专车接送。 也就是说,只要你安排行程合理的话,仅需1美元你可以在阿拉木图或努尔-苏丹(阿斯塔纳)享受一晚四星级酒店和免费自助早餐、免费机场-酒店专车接送。这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享受这一待遇,方法很简单:当你预定完阿斯塔纳航空的联程机票后,再次登录航空官网的Stopover链接: https://airastana.com/chn/en-us/Plan/Stopover-Holidays/Book-a-Stopover 在下面的那个空白处输入机票订单号码,即可进入预订网页查询。如果你过夜的第一晚刚好有可以预订的1美元酒店,你就可以享受此优惠并同时预约免费专车接送的时间,接下来只需在线付款即可。要注意一定要在抵达前至少四天预订。我来回在阿拉木图和努尔-苏丹(阿斯塔纳)的第一晚都成功以1美元入住。 这是我在两城市的1美元酒店及接送订单,可以打印出来,以便哈边检检查住宿时提供,尽管我并没有被查。 即便你在同一城市停留两晚,你第一晚仍可以1美元入住,第二晚将回归平常价格(一般在60-90美元之间),如果你不愿意住第二晚,,可以只预定第一晚,不过这样一来,专车接送只能享受接而不能享受送。 而且据我观察,我在努尔-苏丹(阿斯塔纳)入住的1美元的Park Inn by Radisson已经从名单上抹掉了。也许随着客流的增多,这项1美元超优惠政策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取消吧,所以想尝试的还是要抓紧。 至于这个专车免费接送,从机场接你的人,预约时在网页中输入你航班的抵达时间即可,司机会一直等你从抵达大厅出现,基本不必担心会爽约,当你走出抵达大门的时候,司机会举着一张写有你名字的A4纸(拉丁字母)在抵达大厅等你出现。 还有一点,一切都订好以后,你还需要在出发前机场checkin的时候,提醒柜台你需要享受中国公民哈萨克斯坦72小时免签过境政策。对于从中国出发,柜台的工作人员已经很熟悉了,但是对于当你返回时,那个机场柜台的人可能并不知道这个政策,你需要和他们耐心解释清楚,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开英文版官网给他们看就是了。这样一来机场的人将会把你的信息输入并以表格的信息提交给哈方,当你入境时,哈边检人员手里就会有你的个人信息,否则你将不能享受这一政策,这一点很重要。 乌兹别克斯坦,去年开始,乌兹别克斯坦对中国公民开放了电子签证申请,截止至2019年3月,该电子签共有三个价位:一次入境20美元、两次入境35美元、多次入境50美元。网址: https://e-visa.gov.uz/ 详细申请流程,很多穷游的前辈们都已经写好了攻略,朋友们可以去查询,在这里也非常感谢他们的经验分享! 值得提醒的是,乌兹别克斯坦电子签,只能用VISA银行卡付款。 我是2019.01.04(五)注册并办理签证,01.07(一)就出签了,速度极快。有效期从申请那天开始计算,向前推三个月,所以可知办理时间的上限是出发前三个月,准许停留30天。如果没记错的话,乌兹别克斯坦签证申请好像没有附加材料的提交链接,所以需要填的信息其实很少。 吉尔吉斯斯坦,前年开始,吉尔吉斯斯坦就开始开放电子签证。 截至2019年4月,该电子签共有三个价位:一次入境(准许停留30天)41.20美元、一次入境(准许停留90天)51.50美元、两次入境(准许停留30天)66.95美元。网址: http://www.evisa.e-gov.kg/ 详细申请流程,很多穷游的前辈们都已经写好了攻略,朋友们可以去查询,在这里也非常感谢他们的经验分享! 至于网上很多朋友反映的吉尔吉斯斯坦电子签高拒签率问题,我开始申请时也是比较担心的,当时抱着的态度就是过了更好,没过就不去了,我们自己无能为力,很自然的态度。 由于按照官网上所写,2019.01.01-01.05并不接纳申请,所以我一直等到01.06(日)才递交申请,01.11(五)顺利出签,确实等的时间多了一些,不过结果还是个喜剧。 签证有效期是在提交申请时自己设定的。 两张签证打印出来一并带上就可以了,为以防万一,可以多打印几张。如果方便的话,将往返机票订单以及住宿订单打印出来以应对边检,这也是前往任意一国旅游的必备。 如果没记错的话,吉尔吉斯斯坦电子签提交申请时,可以选择上传附加材料,我当时选择上传了一些(意大利大学在读证明、意大利居留证和身份证、银行卡及流水等),不知对于过签有没有什么用处。 2. 住宿: 此次旅行国外部分,共有11晚。最后一晚是在努尔-苏丹(阿斯塔纳)机场度过无需住宿,还有在哈萨克斯坦两城市的首晚均入住了1美元四星级酒店。剩下8晚的安排是:阿拉木图1晚、塔什干4晚、比什凯克3晚。鉴于中亚各国消费水平并不高,可以选择市区的Hostel单人间,各国价格不尽相同,但均价都在60-70人民币左右,其中比什凯克的Hostel还订到了带有私人卫生间的单人间。 不过这些国家的Hostel,卫生条件都是非常好的,即便是公共卫生间,也是非常干净,不必担心。 同世界大部分国家,这三国的Hostel,一般情况下都会有公共厨房,所以可以自己解决吃饭问题。 3. 货币: 此次旅行的三国都有各自的货币, 哈萨克斯坦使用坚戈(Kazakhstani tenge, KZT)、 乌兹别克斯坦使用索姆(Uzbekistani soʻm,UZS)、 吉尔吉斯斯坦使用索姆(Kyrgyzstani som,KGS)。 三国的货币都是可以自由兑换的,尤其是去年乌兹别克斯坦取消了外汇兑换的限制,使得原来存在的黑市和官价不同的现象基本上得以解决。我此次三国四城之行,无论是机场还是市区,货币兑换的场所几乎到处都有,尤其是哈萨克斯坦。 由于平日我使用欧元,所以我并没有多少人民币在当地兑换以及银联取款是否可行的经验可以提供。不过哈萨克斯坦的街头货币兑换点,人民币是接受的,但不知汇率是不是理想,其他两国没有注意。此外在努尔-苏丹(阿斯塔纳)入住的宾馆我看到ATM可以用银联取款,其他两国也没有注意。 努尔-苏丹(阿斯塔纳)的Park Inn by Radisson的ATM,还有中文显示服务。 提供一下2019.04.08的三国货币与欧元间的汇率供有需要的朋友们参考: 1EUR=428.689KZT=9520.000UZS=78.683KGS 同日1EUR=7.56524CNY(人民币元) 资料来源: https://www.xe.com/ 4. 交通: 我是一个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打车的游客,国外出行打车的经历只有寥寥几次。所以只要该国有公共交通,是必须要选择的。相关信息会在后面写出。 这里推荐一款app,名叫 “2gis”,此次除了塔什干,其他三座城市,在当地的流行程度,就像国内的高德和百度。2gis的信息更新也比较及时和详细,而且比起谷歌地图,这几个城市的公交车信息可以在2gis上查出,它可以帮助你及时规划乘车路线。 2gis地图库没有塔什干,塔什干使用另一种手机应用叫“MyBus Tashkent”,不过只有安卓版,苹果的没有,所以我没有试过。 5. 手机卡: 三国的手机卡我都有购买。 哈萨克斯坦,我选择了Kcell公司的手机卡,1200KZT,有效期开卡后两周,3个G流量。 如果你到这家营业厅来开卡 接待以及一个办理窗口是有英语服务的,接待的人员会让你选号,不过选号是要另收费的,我当然不选,随机即可。把你要在哈停留的时间以及你其他的需要告诉他们,就可以了,他们会拿出一个平板电脑,让你选择一款你满意的套餐。 由于我会在11天内分两个阶段在哈两个城市停留,所以告诉他们我要在哈旅游两周。后来就选择了这款套餐,事实证明足够用。 乌兹别克斯坦,我选择了苏联各加盟国比较风靡的“蜜蜂”Beeline公司 谷歌的塔什干地图,有些店铺的细节,信息已经过时了,所以这家营业厅是自己路上偶遇的,距离Oybek地铁站不远,是一家通讯电器商场,看装修就知道刚刚营业不久,所以谷歌地图上查不到这个店。店员会说一些简单的英语,可以交流,把你停留的时间告诉他即可,只不过填表的过程有些慢。 和哈萨克斯坦一样,他会拿出一大把sim卡让你选号,估计是中亚人民很热爱选号吧,不过他这里的号都是免费的。 我的卡是7天有效,没记错的话是15000UZS,2G流量。 吉尔吉斯斯坦,我选择了具有当地特色的“O!”公司 地点就在著名的“ЦУМ”(TSUM),这是苏联国家的一个特色,可以理解为中心百货商店。吉尔吉斯斯坦的ЦУМ规模类似于我国中级城市90年代国营百货公司的样子,O!公司的柜台在一楼,进门就是。 我选择的是95KGS、10G流量、还有五分钟的国内通话时长。店员会说一些简单的英语。如果停留时间再长一些的话,还有更大容量的套餐可以选择。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购买的手机卡,我试过分享热点信号是可以的(因为我在用第三国手机卡时经常会把它装进一个不用的诺基亚手机里,一来待机时间很长,二来免得拆那个经常用的手机,很麻烦,弄不好还会弄丢本来常用的手机卡),但是吉尔吉斯斯坦的O!我分享热点信号时,虽然可以操作,但是别的手机连接上后没有网速,估计是吉尔吉斯斯坦手机网速本来很慢的原因吧。 此外,毫不意外地,这三国开卡,都得提供护照。 6. 语言: 毫无疑问地,除了三国本国民族语言外,俄语是唯一的通用语言了。除了高级酒店、一部分hostel、机场服务人员和一些游客比较多的景点外,英语基本没人懂。 我的俄语水平是几乎没有的,只在当年自学了西里尔字母的发音和一些简单的常用单词,最基本的简单的交流还勉强在单词上,关键时刻可以救个急但是不能指望每次都有效,识读路牌没有问题。 乌兹别克斯坦官方已经不再使用西里尔字母表记本民族语言,所以路牌都是拉丁字母,其余两国出现西里尔字母的情况是绝大多数。不过近两年哈萨克斯坦官方开始推行用拉丁字母代替西里尔字母来表记哈萨克语,但是目前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不过在当今信息时代,手持一部手机,旅游者的语言障碍正在逐步消失。当地人大多还是很热心的,即便语言不通,当你有认路乘车等有困难,大多数人也会乐意帮助你。 7. 时差: 哈萨克斯坦东西跨度比较大,所以国内采用两个时区,东五区和东六区,但是如果你只前往阿拉木图和努尔-苏丹(阿斯塔纳),那么只有东六区,则比北京时间慢2小时。如果你有去哈西部的计划,特别是欧洲部分,则需要用到东五区,则比北京时间慢3小时; 乌兹别克斯坦全国通用东五区,则比北京时间慢3小时; 吉尔吉斯斯坦全国通用东六区,则比北京时间慢2小时。 以上三国目前均不使用夏令时。 二、航班行程安排: 基本的日程表已经在开头的表格列出了,航班的预订情况如下: 此次全程飞行都乘坐阿斯塔纳航空,为的是享受72小时过境免签以及附带优惠 KC888 02.06 05:55 北京PEK-阿拉木图 09:15 KC127 02.08 12:15 阿拉木图-塔什干 12:50 KC128 02.12 14:20 塔什干-阿拉木图 16:50 KC109 02.12 18:20 阿拉木图-比什凯克 19:15 KC152 02.15 10:55 比什凯克-阿斯塔纳 12:45 KC287 02.17 07:20 阿斯塔纳-乌鲁木齐 11:40 从乌鲁木齐回到天津,选择了铁路的软卧 三、游记: Day 1(02.06):初识中亚,各种良好体验 大年初一晚上抵达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阿斯塔纳航空起降位于T2。2016年从迪拜回国时乘坐过一次阿斯塔纳航空,对他们的服务质量感觉不错。 我在认识的一些在欧洲生活的朋友们,有的不敢买阿斯塔纳航空的机票,尽管有的时候确实很便宜,他们觉得不安全,事实上觉得大可不必担心了。 午夜一过开始check-in,过程还是比较顺利,不过这个航班中国游客貌似只有我一个。 有一个问题得说明,如果你两程机票间隔很久,比如我的,间隔超过48小时,即便两程机票是一起买的,订单号码是同一个,check-in时,柜台显示不出第二程。所以,柜台的人认为你没有第二程机票,这是你就需要给他们提供你第二程机票的航班号、起飞时间、甚至那一长串的机票代号。他们才会帮你办理72小时过境免签。当然,鉴于这个原因,第二程的登机牌,是不会打印的。 这一次阿斯塔纳航空服务果然不失望,赠送了单独包装的耳机,还有一个旅行用品包 里面有一支圆珠笔、袜子、牙刷牙膏、眼罩等不少乘机用品 这个眼罩很有意思:两面不同的文字,意思就是“开饭时叫我”,“别打扰我”而且是夜光的。这也算是解决了乘客等着吃饭却不敢睡觉的顾虑。 飞机上会分发哈萨克斯坦入境卡,你需要领卡填写,这是包里的那支小圆珠笔排上了用场。 飞机飞跃乌鲁木齐附近时拍摄,意味着距离目的地不远了。 早上抵达阿拉木图,果然是雪景,气温在零下十度左右 需要乘坐摆渡车前往抵达大厅的边检。 多次的类似旅行,只要遇到乘坐摆渡车前往边检处,我已经有相当足的经验把守在大巴车门最近处(两侧都有车门的摆渡车,还需要在上车之前侦查一下车的运营轨迹和抵达大厅的大门开放位置以防站在了错误的一侧),这种经验可以帮你节省大量的入境排队时间。经常在欧洲飞申根-非申根廉价航空的朋友们恐怕应该有这个体会。 果然我是第一批进入边检的人,这里要注意的是:倘若你在阿拉木图机场仅仅转机,那么下摆渡车进抵达大厅后右转即可,会有警察检查你护照,之后是一条小路,安检后进入转机区,这里暂且不提。 需要享受72小时过境免签的旅客,下摆渡车进抵达大厅后要一直走,入境检查就在眼前。这时你的个人信息早已经被提交给了边检的警察们,由于阿拉木图机场设施比较落后,个人信息是以打印出的表格形式出现。 你需要递上你填好的入境卡、第二程机票的订单等必要材料并告诉警察(这些边检的警察英语水平不错)你需要72小时过境免签,警察并不知道你的情况。接下来他就会在那一张表格中寻找你的名字,有时候他会找不到因为中国姓名他们实在难以辨别,他们会让你帮他们找。 个人信息确认无误后,会在你填好的入境卡上写上准许停留的时间,接下来在入境卡和护照上各盖一个章,放行,全程顺利的话不会超过五分钟。 阿拉木图机场入境章 入境卡,飞机上你只需填好姓名、国籍、来访目的(我当然是过境转机)就好,剩下的一律交给边检处理。他会给你盖章以及写上准许停留的最后期限(入境时间后推72小时) 入境卡会在盖章后和你的护照一并还给你,切记一定不要弄丢入境卡,出境时要回收。 阿拉木图机场很小,出边检后,过常规的“申报/不申报通道”,这里有一个X光机过一下你的行李,就可以出门到达抵达大厅公共区域了。 正如广大发展中国家,一旦到了这个环节,一群热心的人们立即围住你,全球都是一个单词“Taxi?” 由于我已经预定了1美元酒店和机场免费接,所以一到抵达大厅公共区域,就有一位司机举着写有我的名字(拉丁字母)的A4纸在那里等候我。我这班飞机晚点了,他还在敬业地等待。 司机带着我出机场,上他的车,从车子可以看出来,阿斯塔纳航空雇佣的并不是当地正规出租车,而是“民营出租司机”,至少是个“自由出租车司机”吧。 司机只会讲一点点儿英语,其实会说我要去的酒店名称也就够了。 一路不表,由于是雪后,所以有些堵,再加上酒店位于城南,机场位于城东北,所以一个多小时后抵达宾馆,这时当地时间才11:30。 酒店的check-in要在14:00后才能开始,提前这么久入住是要收费的,所以接了酒店的免费WIFI更新了一下手机信息。查到了最近的换汇点、手机卡营业厅、超市位置,决定先出去办这些事,回来基本也就14:00了。根据经验,13:30之后,check-in就没什么问题了。 换汇和手机卡办理在上面已经写过了。这次去过的中亚三国四城,换汇并不需要你提供证件。 出酒店, 雪后,一些道路的清扫还没有开始,所以路不是很好走。阿拉木图原来是哈萨克斯坦的首都,1997年,权衡各方面利弊,哈当局将首都迁走,迁到了阿克莫拉,并改名为阿斯塔纳,今年又改叫努尔-苏丹。此后阿拉木图的建设似乎就没有了政策支持,基础设施逐步地在国内落后了。这次的48小时阿拉木图之旅,感受确实如此。 短短一条街上,1km内换汇处就有三四家,你可以对比一下汇率,选择一家合适的。 换汇和办手机卡过程不再赘述。超市简单买了一些吃的,今天的计划只有一个:吃饭洗澡睡觉。 办完了这三件事,回到酒店就是13:30了,check-in顺利进行。由于已经网上交过费了,所以没有额外消费,酒店也不收取押金,给了房卡和wifi密码,乘电梯上楼入住。 上传酒店照片,可以给大家参考一下,1美元住这个,觉得就是白住了,而且第二天不是还可以有早餐么,算是一个大礼。 这是在超市购买的一些吃的 格瓦斯,旅行苏联国家必买,我家遗传基因导致了我滴酒不沾,啤酒都不能喝,前年在亚美尼亚喝格瓦斯居然都晕了,那次的格瓦斯确实酒精含量高一些,估计是发酵的工艺和别的不一样。格瓦斯对于我来说,就有一点点儿酒精饮料的意思了。 洗漱用品是中国制造 Day 2(02.07):紧迫而又圆满的阿拉木图半日游 一口气睡了十几个小时,睡醒后已经是第二天的早6:00,这一晚的1美元酒店,确实没浪费。 整理了一下,下楼吃早餐 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可选菜品非常多,干果我并没有加牛奶而是直接吃,我这个人饭量很大,所以可以满足我的需要。 到了12:00的退房时间,离开四星级酒店,前往半星级的hostel。 下面就可以谈一谈阿拉木图的公共交通乘坐 在阿拉木图,如果你要频繁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购买“ОҢАЙ(Onay)”卡,卡售价500kzt、充值后可乘坐公交、有轨电车、无轨电车以及地铁,每次刷卡价格80kzt。 但是如果你在阿拉木图乘车次数不是很多,显然购买此卡并不是很值得。建议上车后直接向司机付款即可,除地铁以外,上车付款票价150kzt,司机会用机器给你打印出票,像是超市购物的小票,确实比刷卡贵不少。 乘坐阿拉木图地铁,无论有卡无卡票价一律单程一票制80kzt。 乘车线路,使用 2gis 软件就可以查询了。 阿拉木图的公交车车型略微落后了一些,一部分还是直接从中国进口。 路上拍到的某国产公交车,这款同型号公交车天津市2007-08年第一次引进。 身着工作服的检票员,证明了在阿拉木图乘坐公交,上车不买票是有风险的 下面来看一看阿拉木图地铁 进站后需要通过安检,有X光机 接下来来到人工售票窗口购票就好,可以多买留着下一次使用,但是只是当天有效 虽然阿拉木图地铁是近几年才通车,但是其风格与苏式地铁相同:深邃的电扶梯、贴在隧道墙上的线型线路表、华丽的站台装饰等。但是列车确实要比苏联其他国家新得多。 当天的游览路线: 1. 国家中央博物馆 2. hostel 3. 中央体育场 4. 邮局 5. 升天大教堂和28勇士纪念公园 6. 中央清真寺 邮局是路上偶遇的,谷歌翻译交流 明信片寄到国际的邮票价格是160kzt,有此爱好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hostel很便宜,虽然在城区范围内,但是单人间每晚3400kzt,约合8€,缺点就是该hostel隐藏在大路后面的胡同里,找到它还是很费时间的 这就是hostel,深藏在大路后面一个高级酒店的后面的一条胡同的居民区的大铁门里面。其实这个hostel的老板恐怕也知道他这个没有任何标识的hostel实在不好找,否则怎么会在booking上的介绍页中贴这么一张ps照片: (此图来自booking)我直到找到这个地方才意识到:这个图片里的照片是ps上的。 不过hostel其他方面是非常好的,老板是个青年人,只会讲一点点英语,但不妨碍交流,还是很值得推荐给大家 单人间,冬天的采暖设施是一个暖气机,吹出的热风比传统的暖气片和空调还要暖和,当然肯定会费电,不过这不归房客操心了。 从窗户看外面的大铁门 厨房很不错,按照国际传统,茶水免费。 这家hostel距离我旅行中一大爱好的目的地——体育场很近。 阿拉木图中央体育场(Алматы орталық стадионы),1958年建成,容量23804人。哈萨克斯坦这个国家有意思的就是,作为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国家足球队本是亚足联的一员,说起水平来,其实当年不能说不高,1998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人家还打进了十强赛。但是2002世预赛亚洲区初赛中,哈萨克斯坦最后仅仅因为净胜球劣势排在了伊拉克之后,遗憾无缘最后的十强赛。估计是在这一次失败中,哈萨克斯坦足协觉得这样下去没什么发展,最终决定了脱亚入欧的发展模式。 转投欧洲的哈萨克斯坦足球一下子成了垫底的球队,不过这几年俱乐部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这一点到努尔-苏丹(阿斯塔纳)游记中我们再谈。 尽管加入了欧足联,但是哈萨克斯坦国家足球队的主场,有时候还是会放在阿拉木图中央体育场进行,比如2018俄罗斯世预赛哈萨克斯坦-丹麦。 由于阿拉木图位于东六区,仅比北京时间慢两小时。与欧足联常用的标准时间——中欧标准时间差了四个小时,夏天甚至还要差到五小时。所以可以试想一下,再强的西欧球队,长途跋涉到这里比赛的感受是什么。 这座球场的常用主人,是哈萨克斯坦足球超级联赛的传统劲旅——FC海拉提队(FC Kairat),苏联时期,FC海拉提是唯一一支参加过苏联足球顶级联赛的哈萨克球队。 一座典型的苏式风格体育场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逛一逛体育场旁边的俱乐部专卖店,里面有价格合适的纪念品可以选购,店员可以讲简单的英语。 看到了宣传画,你应该明白这家俱乐部当时的主打球员是谁了,俄罗斯球星,前阿森纳中场阿尔沙文。 号称“沙皇”的阿尔沙文当年借着2008欧洲杯着实火了一把,随后前往英超阿森纳发展,但是状态不能够持续长时间巅峰,不到几个赛季就淡出了主力阵容。2012欧洲杯俄罗斯在小组赛中又是高开低走最后一场比赛不敌希腊,胜负关系占劣势含恨出局。继任的主教练卡佩罗并不重用他,只踢了一场友谊赛便再也没有重返国家队。 作为俄罗斯本世纪名气最大的球员,阿尔沙文只参加过两届欧洲杯,居然一届世界杯都没有参加,尤其遗憾的是作为申办2018世界杯的一员,阿尔沙文最终也没能够参加在自己家门口举办的世界杯,也算是一名悲情球星了。 去年12月,阿尔沙文宣布退役,这样一来,海拉提就成为了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 体育场旁边的体育馆,也有一定的历史意义:2011年亚洲冬季运动会,是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与阿斯塔纳合办的,其中阿拉木图承办了一部分赛事以及闭幕式。 其中,该届亚冬会的一部分冰球赛事以及最后的闭幕式,就是在中央体育场旁边的Baluan Sholak Sports Palace体育馆举行。 有意思的是,阿拉木图是我第一个到过的举办过亚冬会的城市 接下来乘公交前往国家中央博物馆参观 门口偶遇两名印度游客请我帮忙给他们拍照,他们也是通过72小时免签的政策来这里旅游的,看来新政策很有影响力。 博物馆票价全价300kzt,官网上写有学生票200kzt,不过售票处并不承认。 博物馆从史前开始介绍,一直到今天 哈萨克传统生活文化 博物馆原则上禁止拍照 馆内一部分与韩国的合作展览 接下来便是苏维埃时代的哈萨克 博物馆顶层是哈萨克斯坦开国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的展览专厅 展览专厅的主要内容就是:纳扎尔巴耶夫热爱人民、人民热爱纳扎尔巴耶夫、纳扎尔巴耶夫努力工作,深入关心各界群众、纳扎尔巴耶夫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中哈关系 哈萨克斯坦和世界各国的关系 2011年亚冬会展览 博物馆一楼有纪念品店,可以买到明信片和邮票,售货员是一位哈萨克中年妇女,是全博物馆唯一会英语的人。她说她儿子现在就在中国海南,还跟我说:“太热了!” 买了几张明信片,之后我问她有没有2kzt的硬币,我说我这两天在超市无论怎么买东西都得不到。她说确实,2kzt的市场上几乎没有,一般都用1kzt代替。然后送给了我一个,这样便把坚戈的硬币都收集齐了。 走出博物馆,不远处就是独立纪念碑 接下来一路向北,通过地铁来到果戈里大街的潘菲洛夫-28勇士纪念公园 此公园是为了纪念苏联卫国战争中,莫斯科保卫战中击败德军牺牲的某师团的28人(其中有几人来自阿拉木图)而修建。 公园的南面就是阿拉木图升天大教堂 这是从公园的一侧拍照(向南),据说此教堂为全木质,不用一根钉子 在欧洲多年我已经对教堂有一些麻木,因此没有深入游览。这时候,已经接近黄昏了,毕竟是冬天白昼太短。 步行一路向北,经过巴扎(里面的商品几乎全部是中国进口小商品),来到了最后一个目的地,中央清真寺,拍照留念,此时天已全黑。 对面是一家苏式食堂(столовая),进去吃一顿简餐 饭后乘公交返回hostel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 回去后坐在厨房里,喝茶写明信片,这是近来一个女人,估计也是hostel的admin。拿着两个馕,说:“送你的”。 确实,在俄罗斯住hostel,面包也都是免费的,在中亚,当地人用英语说“馕”,就是“bread”。 之后睡下,准备明天的飞行。 Day 3(02.08):各种国家,各种难题,各种解决 这一天要乘机前往乌兹别克斯坦了,12:15的飞机,由于从没有在阿拉木图完整流程乘机的经历,再加上72小时过境免签的各种手续,而且从hostel乘公交到机场据测算需要2小时路程,我决定早7:00起床出发。 起床时天还是黑的,一看便知,夜间又下雪了 确实那天的交通,又变得比较难走。 往返于阿拉木图机场和市中心,可以选择乘坐92路,市中心从Baykonyr地铁站的路口东南侧即可乘坐。票价与普通公交的价格一样。 由于乘车时是早高峰,再加上92路的发车间隔很大,所以车来了后非常挤,根本不可能把钱直接给司机,于是拜托别的乘客们将硬币一个人一个人地传给了司机。 92路是站站都要停的,所以一路很慢。车最终停在机场大楼门口,下车。 按照我原来的计划,写好了明信片,拿到机场去寄不是很好吗。但是没想到,前首都机场并没有邮局,问一问information的工作人员,说有,指给我一个方向,过去一看,是阿斯塔纳航空的售票处。问其他人也都告诉我在那个位置,看来那里曾经是邮局吧。回来找information,说那里并没有邮局,服务员说那我也不知道了。 找遍机场公共区域的两层楼,连个邮筒也没有,这时候把希望寄托到了机场出口的旅游信息咨询处。 所谓阿拉木图机场旅游信息咨询处,实际上就是一个柜台,有一个小女孩值班,会一些英语,人也很热心,为了我的这个问题跑前跑后十分钟问各种人。最后告诉我,本机场确实没有邮政设施。 此时距飞机起飞两个半小时,那么如何解决呢?总不能到了努尔-苏丹(阿斯塔纳)再寄吧?虽然价格不变,但是邮戳肯定不同啊。 这是她给我找了一找,说距离机场步行一刻钟的地方,有一个小邮局,不管开不开,总是有邮箱可以投递的。 接下来我就依靠 2gis,她帮助我定了位。我走出机场去寻找那个邮局。 贴上这个邮局的走法,确实不远不过相当不好找,以供有应急需要的朋友们来救个急 虽然距离不远,但是因为已经是偏远地区,路况不太好,雪后更是不好走,而且里面全都是小路。没想到刚出机场,遇到了更糟心的。一名中年环卫工人刚刚下班离开了他的同事们,看到我步行走出机场居然和我攀谈,此人会讲几个英语单词。我五秒钟后似乎明白了他的用意,估计是把我当成了刚下飞机的人。果不其然,非得给我推荐旅馆。我说我去邮局……他说“对对对,邮局,wifi,床全都有” …… 看来是认准了 我又用俄语重复了一下“邮局”这个词 他说“原来你找邮局啊,拦住了一个路人,问他知不知道邮局在哪儿,路人表示不知道” 时间耽误不起了,我说我知道在哪儿,谢谢再见吧! 穿过大路,进入小路,拐弯进入更小的路,终于看到了这个邮局 邮箱果然有,不过还是进去确认一下吧,免得邮箱不用了,这辈子也不开。 大门紧闭,看玻璃上贴的营业时间,周一到周六不是每天都开,即便是开,也不是全天都开,反正当天下午就不开。 开门进去,邮局就是一间20㎡的房间,上班的就一个即将退休的妇女,果然,英语水平是0。示意我,投到门口的邮箱里就行了,还帮我检查了一下邮票帖没贴足。 今天解决了第一个难题,走回去,近机场并向那女孩儿表示感谢。全程共耗费45分钟,并没有耽误check-in。 check-in时又遇到了问题。 照例,去乌兹别克斯坦,柜台是肯定要检查签证的,但是,这个女孩儿居然,没见过乌兹别克斯坦电子签。 在她眼里,这种谁都可以画谁都可以打印一份的A4纸,怎么能够叫做“签证”呢?随即对我表示了质疑。 我说这叫做电子签证,哈萨克斯坦也有,这样很方便的,人们都不用去大使馆了,在家就可以申请,多好。 她有点儿相信我说的,不过还是有一些不死心,问我: “可是你这个签证,为什么没有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的盖章呢?” 我其实特别明白,世界上的确有那么几个特别崇尚“盖章文化”的国家,回想一下我拥有的阿塞拜疆、乌克兰、白俄罗斯几个独联体国家的贴纸签证,确实都有一个很漂亮的章。我也不知道哪儿来的机灵,马上接过我护照说: “你看啊,这个美国签证,是不是也没有盖章呢?” 她一看,还真没有 “电子签证是在网上办的,也没有办法给你盖章啊(实际上也有办法),是吧?” 她觉得我说的有道理 “要想让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给我盖章,是不是得我到了乌兹别克斯坦之后才有办法呢?” 她被我这一番解释说动了,打印登机牌让我赶紧走 本以为没事儿了,接下来又遇到了麻烦 阿拉木图机场国际航班是“先出境,后安检”,机场很小,出境边检就在柜台旁边十几米。 “Hello!” “你好!”,警察还会说两句中文,看起来很和气 “护照、入境卡、登机牌”我边说边全部奉上 “你怎么没有签证?” …… “我是72小时过境免签啊” “那你盖章了的转机证明呢?” …… 又是盖章 …… 再说“什么证明啊?” “一张纸条,写着你的个人信息,盖章后拿给我,我才能知道你是真正的72小时转机免签” “那么我找谁要这个证明呢?” “checkin柜台就可以了,不用担心,去要了后再回来还找我就可以了” 警察倒是很和气,文质彬彬看来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与之前我看到的苏联国家的警察形象大不一样,后来在乌兹别克斯坦的边检也给我相同的印象。 于是回去找她们,她们一看我又回来了,不解。 我说警察跟我说我得找你们要转机证明,盖章的。 不出我意料,她们没一个懂的,请示领导后明白了,叫我等着,一会儿送来。 十几分钟后,送到了我手里 原来就是这个 因此,在这里提醒广大持中国普通护照并在阿拉木图享受72小时过境免签待遇的朋友们,check-in时千万别忘了要这个!否则浪费时间。 回到边检,警察很开心,说对对就是这个,收回这个证明 入境卡盖章,收回,护照盖章、登机牌盖章,跟我再见,当天的第二个难题解决。 接下来是安检,安检也要在你的登机牌上盖章(这一点似乎和国内机场一样) 像收集龙珠般地收集了:转机证明章、入境卡出境章、护照出境章、登机牌出境章、登机牌安检出境章后,终于可以前往候机大厅了。 熟悉的场景,2017年曾经转机过一次,本身就不大的机场,转机区就更不大了。 再小的转机区也不会不设立免税店,不过我从来没兴趣。 check-in和安检都在二楼,转机区的候机区也有两层楼,一些航班要下到一楼去乘坐接驳车。 二楼出发的乘客,可以通过廊桥登机,但是和别的机场不同的是,阿拉木图机场登机口被玻璃门封死,一名警察把守,只有登机前一段时间,门才打开,乘客们进去再找登机门进入登机。 与边检的警察不同,守门的警察英语单词只会说“wait”,而且我定睛一看,这个警察就是两年前那个(我这个人部分领域记忆力不错),看来两年没下班了。 几个欧洲来的游客问这个警察是不是这里候机,可不可以进去,警察一律回答“wait”,欧洲群众们很无奈。反倒是有个拿俄罗斯护照的旅客,女儿也就三四岁的样子,和警察谈笑风生。看来人家确实不是态度冷漠,是真不会英语。其实苏联国家大部分人都是很热情的,只不过他们确实不会讲你会的语言,而你会的语言又不多。 就这样,提前五小时出发,路遇堵车及两大难题,最终时间一点儿都不富裕,半小时后登机。 这班航班中国旅客不少,我旁边就是,只不过他们都是刚刚从国内飞过来没多久而已,目的地都是乌兹别克斯坦。 旁边有人问我:“请问你个问题,你知道塔什干卖XXX的市场在哪里么?” 由于口音问题,我至今都没闹明白是卖什么的市场,不过我对于那个城市是什么都不了解啊,无论卖什么都肯定都不清楚。我说我从没去过不太清楚啊。后来得知他们不是游客。 起飞,四天后还会到这里转机 根据航线分析,应该是天山山脉伸出中国后的那一段 很快就到了塔什干,这几天塔什干的天气不是很正常,气温偏高,与下雪的阿拉木图完全不同。 飞机落地,迎接乘客的是摆渡车,熟悉地形后,占据车门不离开。 车到了入境大厅的边检,开门,我是第一个冲进去的,全程免排队。 乌兹别克斯坦入境很顺利,扫描一下电子签的二维码,确认一下信息,还给我电子签并提醒我不要弄丢(边检并不在电子签上留下任何痕迹,所以即便你弄丢了,再打印一张就可以了)。盖章,放行。 乌兹别克斯坦入境章 过了边检就是行李转盘,前方便是出口,有两个警察要求你把行李放在X光机里。不过看我只有背包,挥挥手让我免检了。 行李转盘处的欢迎游客装饰 行李提取出有自动换钞机,插入美元可兑换,不过我使用欧元没法兑换,这里就要提一下塔什干国际机场的奇葩布局: 我们不妨通过卫星地图来说明一下:塔什干机场在用的航站楼共有两个:T2和T3,至于T1为什么没有,有人说曾经是东北部的那个技术中心,有人说T2的抵达大厅原来是T1,这里不管它。 T3,是乌国内航班起降,T2,是国际航班起降,从卫星地图你就不难看出,T2T3之间的距离太远了,再加上交通布局,步行只怕是很累,只能乘车,好在机场有11路和77路公交车往来于二者之间,票价1200uzs。如果你不想乘坐公交车,可以打车,但是如果司机开价高于5000uzs,请慎重选择。我这次乌兹别克斯坦之行并没有去第二个城市,所以没有这方面经历,以上材料来自于wikitravel。 这是T2的放大图:从图中不难看出,A代表的抵达大厅和D代表的出发大厅也有一定距离,虽有连接但是仅为不入境的国际转机乘客提供,所以一旦乘客入境,就必须出抵达大厅通过外面的路前往出发大厅。两大楼外部是隔断的。 由于抵达大厅没有人工换汇窗口只有ATM自动换汇且只收美元,我又没有美元,于是我只能出抵达大厅前往出发大厅,然而路程也不能算近。 从卫星地图你就能看出,T2北方是一大片空地,停车场和安检处,苏联国家很多都有进机场大门就得安检的规定,塔什干机场进场安检更是提前到了停车场的最南端,也就是距离出发大楼比较远的一段。 所以,一个人从抵达大楼步行前往出发大楼,需要走出去,穿过停车场,走到主路上,向左转走到西面的环岛处,在转向南穿过停车场,过安检后径直走进,从出发大楼的东侧面的小门,乘坐电扶梯前往二楼进入机场出发大楼。 我一走出抵达大楼,几乎有十几个Taxi司机围住我,我指了指出发大楼说我要出发,众司机失望而归。 穿过停车场,按照之前说的路线,进入安检,安检要查护照,警察看到中国护照,问我:“去乌鲁木齐?”。我说不是,我得去换钱,放行。 进入出发大厅,人工换汇点果然有,不过正在午休,需要等一会儿。期间有一位当地工程师也要换汇,看到我想和我聊一聊,此人会基本的英语。 他好奇的一点是,这半年似乎中国来塔什干旅游的人一下子多了。 我说是,去年新开通了电子签证,比过去简单多了,也便宜了。 过了一会儿人工窗口打开,本来是比我早到的他很客气地让我先换,第三个难题解决 这里的汇率和官方的差不多,看来在塔什干,游客可以不考虑外汇黑市了,除非你有更野的路子以较高汇率在黑市换到,一般人就走官方路径吧。 一下子变成了将近百万富翁的人,非常不适应一夜暴富。 当时50000uzs是乌兹别克斯坦最大面额的纸币。就在上个月,乌兹别克斯坦发行了100000uzs的纸币,我没有赶上,可见严重的通货膨胀。 在这个动不动就要以万计算的国度里,不适应马上就显示出来。 再回到那张卫星地图,如果你不打车的话,乘坐公交车无疑是最经济的前往市中心的方式,不过特殊的布局使得公交车站也距离航站楼很远了。 在你从两个大厅之间步行穿梭的路上,你就会经过公交车站,就是那个环岛处,图中有标识。 如果你想要从机场前往火车站的话,推荐乘坐40路,直达火车站,塔什干公交车车上有售票员,所以不必自备零钱。注意,乘坐40路可以从机场直达火车站,但是从火车站乘40路,回程不经过机场,必须到达另一侧终点站后再续乘才能抵达机场,请注意安排时间。 从机场乘坐40路抵达火车站,接下来就可以换乘地铁到你想去的地方了,这是对不了解城市公交的初来乍到的游客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由于对uzs货币价值概念不足,上车买票我直接给了50000的,售票员接过钱,掏出一把零钱,数了一分钟,给我。 uzs虽不值钱,但是乌兹别克斯坦物价也确实不高,所以1000的纸币还是有很大用处的,找给我48张1000的,4张200的,便是48800uzs了。估计我这一笔,得把上一趟单程乘客的票款全都掳走。 火车站下车后,进入地铁站乘坐地铁前往hostel,hostel就在Oybek地铁站地上面,从火车站出发一站抵达。 火车站前广场,顺楼梯而下就是地铁站,但是似乎没有任何地铁的标识 塔什干地铁,早在1977年就通车了,塔什干是苏联时期中亚唯一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发展到今天,塔什干地铁已有3条线路29个车站。 一号线红色,Chilonzor Line 二号线蓝色,Oʻzbekiston Line 三号线绿色,Yunusobod Line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有两点:第一,同一个换乘站,不同颜色的线路的名字不一样,因此不要觉得自己坐错了车;第二,由于种种原因,塔什干地铁个别站名历史上曾经更换过,所以当你查找的资料如果有点儿老的话,会遇到资料站名与实际名称不一致的情况。 塔什干地铁售票处在地铁站入口之前,票价单一一票制1200uzs,我第一次乘坐时再一次体验了给50000找48800的一分钟数钱零钱兑换服务。塔什干地铁的车票是最简单的圆形塑料代币,蓝色透明,地铁站入口投进去即可。每个地铁站入口有一人把守,投代币的机器并没有闸,投进去后显示屏的箭头灯亮起就可以通过了。所以这个塑料代币,如果需要一次可以多买几个日后使用,适用范围不限车站和时间,因为根本没有电子芯片。 这里说一个信息,如果有货币收藏爱好者,地铁站售票处是100uzs的纸币的一个不错收集点。 由于严重的通货膨胀,100uzs价值的人民币也就只有几分钱了,所以目前市场上100uzs并不常用或者用硬币代替。乌兹别克斯坦官方决定从今年7月起停止使用100uzs及其以下面额的纸币。所以现在市场上100uzs纸币流通量已经很少了,但是在地铁站中,售票员闲来无事的时候经常会把剩余的100uzs纸币整理好,找给乘客们。 塔什干四天我就收藏了几张,从我观察看,乌兹别克斯坦百姓不喜欢100纸币,又一次我后面有一个老太太,被找了100纸币很生气,大喊“монета, монета(硬币)”。 塔什干地铁并不采取强制安检,而是在进站口有两名警务人员,手持一个探测棒,随机性检查,条件就是你携带的东西如果太大的话。我这四天中,只有第一天(有背包)和有一次从超市买了很多东西被安检,其余时候都是直接进。 传统的苏式站台装修风格 用车与莫斯科基本相同 安检人员 这种模式的换乘站,莫斯科也见过 注:塔什干地铁原则上不得拍照 一站后即抵达Oybek站下车,接下来就是今天的第四个难题。 所预订的hostel,只有地址和booking中的一张街景照片,并没有写在几口哪个单元。当然我也要检讨之前没有发邮件问一下,不过之前想象的寻找难度比实际的低多了,原本想象怎样也要在楼栋入口有一个牌子写一下之类的,或者在门铃上贴一张贴纸。但实际上,都没有。 本身找到楼栋的入口也花了20分钟,但是是最简单的,接下来的难题就是,相同的号码楼栋入口有两个,而且还不知道在几楼。 好在Oybek这个地方,距离各国驻乌大使馆很近,因此很多员工都住在附近,这就大大地增加了遇到会英语年轻人的机会。 果然有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手里拿着一堆韩语材料走进楼内,一问果然会讲英语。问一问他知不知道这个hostel,他说不知道不过可以帮我问问。 这时过来了另外两名年轻人,这个人帮我问了一下,他俩还真知道,告诉我在几楼。 顺利找到地址,耗时半小时。 谁知进入hostel之后,还有一个附加难题。 hostel管理者并不是主人,是一个打工的年轻人,此人英语水平很高,人也很热情。只不过一开始向我提出的请求是在“合同”之外的:原本我在booking的预订是一间单人间,价格也已经订好,可是进来后他和我说,有一个人临时决定要多住一天,此人住的正是我本应该入住的那个房间,问我能不能搬到双人间去。 我的回答当然是否定,这是公然违背booking设立初衷的行为,我解释说我们之间在booking上有预定,就是一个合同,价格和房间类型都是受保障的,不能随便变化,而且还是“降级”的变化。 他说,那么给你安排一个双人间你一个人住也可以,不过价格要上涨。 我说这也不对,合同中价格收到保护,由于你们的原因给我换了房间,怎能给我涨价? 他似乎觉得这件事情是他们理亏,于是跟我讲,等一下我和boss商量一下。 接下来他给boss打电话,俄语交流,一番交流后,他和我讲。 这样你看行不行,另外一个双人间,有一个人今天离开,另一个人还在,但是现在没回来。等他回来了,我把他安排到另一个双人间(他来解释),这个双人间只给你一个人,而且不会多要钱。实在不好意思,我们也不想让任何一个客人不开心。 我说这个主意不错,可以。最后那第二个客人是在晚上回来的,经过解释后,成功了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个第四个事件,也说明了几个问题:其一,像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旅游业不是很先进的国家,确实存在着这种当地人不重视合同随性更改的情况。这种情况我在国内也遇到过(2016年我在国内某酒店预约平台预订某省会城市的酒店,价格天数都已经确定,第二天预约平台竟给我打电话说那家酒店觉得我入住的日期是端午节,他们觉得订的价格太低了要涨价),国内的情况我在这里不讨论。在其他地区遇到这种情况,我是第一次。这时候要做的,并不是很生气地和对方去发脾气,而应该是把你该表达的东西都说出来,他们也并不是蛮不讲理的人群,毕竟和气生财。最后这个年轻人和这家hostel我还是给了10分。而且之后他还很热情地接待了我。 这个小伙子随后跟我聊了一个多小时,中国人遇到乌兹别克斯坦人,最共同的语言只怕就是足球了。小伙子是棉农球迷,听说我明天想看看棉农的体育场,还挺高兴,我跟他聊了聊乌兹别克斯坦足球历史和中乌交战纪录。他对我彻底服了,因为他年龄不大,2010以前的事儿一点儿都不知道,既不知道2006世预赛附加赛与巴林的重赛事件,更不知道94广岛亚运会乌兹别克斯坦一路爆冷获得男足金牌,击败的还是中国队,他更想不到那是迄今乌兹别克斯坦成年男足唯一的一个亚洲冠军头衔。让一个中国球迷给补了自己的历史课。 双人间内景,一下子“升级”后,宽敞了许多。 老规矩,馕、茶水免费,这家hostel还提供饮用水。 这家hostel是提供简单的早餐的,水煮蛋、果酱、黄油管够。 算上之后的寻找手机卡办理营业厅的问题,今天一共解决了五个问题,所以这一天没有游览景点。 另外提一下,乌兹别克斯坦实行外国人注册登记制度,要求访客每晚都要在所住场所登记注册。出境时要把登记注册单拿给边检人员确认,否则要承担一定责任(除非某夜你是乘坐火车飞机汽车,可以拿出票来作为证据)。 一开始我的这家hostel的这个小伙子没有想起这件事,是我提醒后他帮我完成的,免费(听说有的住宿会收费,这个就看服务态度了) 就是这样一张表格,不同的住宿格式会不尽相同,不过基本信息都是一样的:写有你的个人信息,停留天数等等,最后一定要盖章。拿到后看到来自国家一栏我一笑,无伤大雅,出境时很顺利。 Day 4 (02.09):非抓饭中心的抓饭——塔-津两市人民冬季的共同饮食爱好 第二天早上起来,计划是参观博物馆,因为周一想必会关门(当天是周六)。 早上出发前先来看一看早餐的状况 质量不算高,但是管饱是肯定的 之后把剩下的uzs纸币数了一数,铺在床上,自我安慰一下 左边这些钱,就约等于右边的40€,这是前一天付过房费和手机卡后剩下的全部,没想到9.10.11.12四天时间都没花完,各个面值的纸币还各留一张作为收藏。 02.09游览线路图: 1. hostel 2. 国家历史博物馆 3. 独立广场 4. 棉农中央体育场 5. 廉价抓饭店 6. 帖木儿博物馆 7. 中央邮局 8. Alay Bazaar及超市 从hostel乘地铁绿转红即可到达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Mustaqillik Maydoni下后(独立广场),向南走就是博物馆。 进门后有一个警务人员迎接你,此人很友善,买票进场 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原则上禁止不付款拍照 还是老套路,从原始社会开始展出 伊斯兰传统文化时期,在这里会有工作人员向你打听从哪国来,一般你会被认为是韩国人。 接下来就是苏联时期展览 同哈萨克斯坦一样,顶层的展厅,大部分来介绍,乌兹别克斯坦已故开国总统伊斯拉木·卡里莫夫 苏联时期的乌兹别克领袖卡里莫夫 领袖从苏联时期就为民操劳 独立后的乌兹别克斯坦国旗国徽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版图 乌兹别克斯坦国歌 这时候从楼下上来几十位小学生,由老师带队参观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宪法 独立后的领袖继续为国操劳 乌兹别克斯坦的优越性介绍 领袖的观点 领袖关心国家建设 领袖的讲话录像 领袖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美俄领袖与领袖的友谊 领袖与独联体 领袖与伊斯兰世界的友好关系 领袖关心士兵 领袖关心国家体育事业 领袖关怀下的国家建设成就:航空 高铁 棉花,棉花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重要经济作物,乌号称“白金之国” 纺织业 体育事业,近几年落成的国家体育场 乌兹别克斯坦继承了苏联的一部分体操天赋,最著名的乌兹别克斯坦体操运动员当属奥克萨娜·丘索维金娜,这是一名很传奇的人物:目前为止她共代表过苏联、独联体、乌兹别克斯坦、德国四支代表队参加体操国际大赛。尤其是为了给儿子治病,30多岁高龄仍然代表德国参赛筹措医药费的举动令人敬佩。2008年北京奥运会,33岁的她还获得了女子跳马银牌。去年43岁的她还获得了雅加达亚运会的女子跳马银牌。 乌兹别克斯坦还是亚洲足球强国,虽从未获得过亚洲杯冠军,至今也从没有机会入围任何一届世界杯的决赛圈,但是任何亚洲球队都不敢轻视乌兹别克斯坦队。2014年巴西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仅仅是一个净胜球的差距,差点儿把韩国挤到了几乎没戏的附加赛。 相对于足球运动员,乌兹别克斯坦足球界最出名的人物是裁判伊尔马托夫。这是亚洲近十几年难得的世界级主裁,执法了10.14.18三届世界杯,2010年更是执法了东道主南非1:1墨西哥的揭幕战,至今已经累计执法了11场世界杯决赛圈的比赛。 在展览的最后,乌兹别克斯坦领袖永远活在乌兹别克斯坦人民心中 博物馆的一楼一角,还有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某城市合办的小型专题展览 走出博物馆向北走回地铁站 门顶端的雕塑,便是50000uzs纸币的图案 就是独立广场了,不知为什么那一天独立广场有警卫人员把守,不允许我走进去。只能在外围拍照了 无奈只能离开这里,乘地铁红线一站,抵达棉农中央体育场 这站红线的名字就叫“Paxtakor”,注意,由于乌兹别克语之前使用西里尔字母表记,直到近年来乌下令改用拉丁字母表记乌兹别克语,由于拉丁化方案的不同,西里尔字母“х”,既可以用“x”,也可以用“kh”来转写。其他的例子也有不少。所以,“棉农”这个中文译名,用拉丁字母转写既可以是“Paxtakor”,也可以是“Pakhtakor”。 前文所提,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足球水平最高的国家,塔什干棉农队更是该国无可争议的最强俱乐部之一,同哈萨克斯坦一样,是该国唯一参加过苏联顶级足球联赛的球队,不过棉农的战绩更为显赫,参加过22个赛季,最好成绩是第6名,还打进过一次苏联杯决赛。 塔什干街头公交站随处可见的棉农广告 独立后,棉农更是获得过11个赛季的乌兹别克斯坦超级联赛冠军。棉农也是亚洲劲旅,亚冠联赛中经常会给其他亚洲俱乐部带来麻烦。 棉农中央体育场(Paxtakor markaziy stadioni),就是棉农的主场,1956年建成,容量35000人,在现代化的国家体育场落成之前,棉农中央体育场也是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队的主要主场。 苏联国家并不像欧洲国家一样,尽管足球运动很大众,但是他们一直对开发“Stadium Tour”这种体育旅游业不感兴趣,我至今也仅仅是参观过基辅的国家体育场,还有借着末代联合会杯的机会去莫斯科斯巴达克球场看过比赛。因此这次也只是能绕一周拍个照片而已。 南侧是棉农的一个球迷纪念品专卖店,去的时候正赶上中午休息,不过看到我在门口徘徊,不一会儿从旁边的饭馆中出来一个人,就是店员了。 买了一点儿纪念品,不是很贵,因为没多少人会逛。 体育场南边的马路叫做“乌兹别克斯坦大街”,南侧公交车站随便任何一个公交车,基本上都可以返回市中心。乘车还被找了两枚50uzs的硬币。 我这样走的目的,本来是按照谷歌地图的信息,去比较大的邮局买邮票,但是一如既往,谷歌地图塔什干的信息,有些过时了,那家邮局装修。 于是向北走,看看路上有没有抓饭之类的餐馆,我这次塔什干之行并没有去著名的“抓饭中心”。没想到这次的计划改变,让我发现了一处不错的抓饭餐馆。 这个抓饭餐馆的地址,就在乌兹别克斯坦大街(Uzbekistan Avenue)和凯末尔大街(Mustafa Kemal Atatürk)的交口处北部,紧靠一家乌政府机构。由于我去的那天正巧是周六,所以人很少,售卖窗口只有一个抓饭。事实上证明,周一至周五,这里是宾客满堂的,售卖窗口很多,品种也不少,找座位都很难,没有任何外国游客到这里就餐。 进去后,像这样的餐馆,语言必然是不通的,老板用计算器打给我看并做手势,一分抓饭、一盘沙拉、配上红茶+柠檬、面包自己随便拿,16000uzs。 盛饭时我的目光被绿色的东西所吸引,没错,这不正是“青萝卜”么,我国冬季华北地区比较流行的食品,特别是天津某区盛产此物。 回到hostel后我问了那个小伙子,他表示,确实,这个东西在我们这儿很流行啊,我说没想到塔什干人和我们城市的人还有共同爱好食物。 沏茶的电锅炉,没想到也是中国制造的,可以说是原装从中国引进,开关操作系统,都是中文。 即便饭量再大的人,无限制面包,也可以让你满意而归了。16000uzs,约合1.7€的价格,已经知足了。 饭后继续向北走,这个区域是商业中心。 东北方向不远,便是今天参观的第二个博物馆——帖木儿博物馆 帖木儿是突厥化的蒙古人,这一点从名字可以看出来,他创建的帖木儿汗国,是中亚人民的骄傲。 帖木儿出生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死后也葬在乌兹别克斯坦文化名城——撒马尔罕。乌兹别克斯坦几乎将其视为民族的象征之一。 最常用的1000uzs,所采用的图案就是这个帖木儿博物馆。 帖木儿博物馆的入口位于地下,进去后买票进场。 注:帖木儿博物馆原则上禁止拍照 装饰华丽的大厅 乌兹别克斯坦各城市的精美画册,原则上禁止拍照 走廊两侧挂有历史各汗的画像 由于博物馆的主题,所以欣赏展出的东西需要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尤其是这个帖木儿家谱,更是需要略微熟悉一下历史人物。 帖木儿汗国全盛疆域 谈到帖木儿,就不得不提撒马尔罕。 实际上,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化旅游资源,还是要首推撒马尔罕的,只不过这一次的时间不充足,只能去塔什干一个城市。时间充裕的朋友,一定要去撒马尔罕一观。 撒马尔罕雷吉斯坦广场的Sher-Dor伊斯兰学院,大门上的马赛克贴画,被收录到了200uzs的纸币上。 在塔什干的帖木儿博物馆,你可以看到它的复制品 为了表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尊崇,乌兹别克斯坦将“帖木儿文化”做成勋章,以国家名器的形式颁给乌国内外的先进人士。 博物馆入口处的存包处,老太太可以讲简单的英语。和乌兹别克斯坦众多博物馆一样,入口处同样有警务人员。不会英语的警务人员还很乐意和我聊几句,好在他说的俄语的关键单词我还是听懂了,问我来自哪?中国的南方还是北方? 博物馆入口还有两家纪念品店,店主都不会英文,这里可以买到不错的明信片。简单的俄语单词加上手势,帮助我找到了买邮票的中央邮局。没想到这么近,告诉我5分钟就到了! 满意地走出博物馆,穿过主路是一个大的停车场,穿过停车场,是一条很宽的马路Shakhrisabz Street。车流量很大,路口斑马线并没有信号灯,不过这一点确实要表扬三个斯坦大城市机动车司机的素质,行人站到斑马线上,必然要给你停下。和西欧国家比起来一点儿不差。 穿过马路后就是塔什干中央邮局了。 提示一下,中央邮局旁边的“Turkiston银行”,可以提供换汇服务(塔什干街头的换汇点不如哈吉两国多),但是只接受美元欧元日元,让我不解的是,我进去亲自问了一下,不接受俄罗斯卢布。 提醒下游客朋友,如果你手里持有俄罗斯卢布需要换成uzs,可以去帖木儿博物馆南边的那个公园的“capitalbank”兑换,不过汇率相当不理想。 再来说邮局:邮局大厅确实有旅游邮票售卖点,不过周末并不营业,周六去的我只能去买一般邮票。邮局内几乎无人会说英语,不过有意思的是邮局窗口的标签居然有法语。 与热情的职员谷歌翻译交流后,买到邮票 将明信片寄到乌国外,需要购买3600uzs的邮票 写好明信片后直接扔到大厅的箱子里就好,这些信息供有需要的朋友们参考 离开邮局继续向北,来到Alay Bazaar,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农贸市场,还有一家比较大的超市,还有一家纪念品店可以逛一逛。 在这附近你仍可以遇到“黑市”的人来问你换汇的事宜,有兴趣的可以和他们交流一下 旁边的一家餐馆 结束了一天的观光,Abdulla Qodiriy站乘地铁绿线一站回到Oybek(绿线此站名为Ming Oʻrik),回到hostel休息。 Day 5(02.10):中亚过羊肉串瘾 今天是周日,早上起来发现,塔什干下雨 那个小伙子说,这几天你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塔什干气候,本来应该下雪比较冷的。 确实,对于前两天刚刚行走在雪后-10℃的阿拉木图的我,来到塔什干,既没有雪,出门又不用穿厚外套。 还是相同的早餐 02.10游览线路图: 1. hostel 2. 国家体育场 3. 朱玛清真寺和库克尔达什神学院 4. 帖木儿广场 今天游览的景点不如前一天多,也不会很累 出发后乘地铁蓝线转红线,由于距离有些远,需要时间长一些,Mirzo Ulugbek站下车,便是作为球迷可以选择的一个游览景点:国家体育场 国家体育场(Milliy stadioni),2012年建成,容量34000人。是乌兹别克斯坦最现代化的体育场。之前体育场一直叫做“本尤德科体育场(Bunyodkor)”,这就要提及乌兹别克斯坦足坛的另一支劲旅——本尤德科。 本尤德科(Bunyodkor),意思是“缔造者”的意思,所以一些中国体育媒体也会叫做“缔造者队”。这支球队成立至今不过十几年,论历史根本没办法与传统豪门棉农相比,不过也获得了5个赛季的乌兹别克斯坦足球超级联赛冠军,可谓效率极高。而且该队总是会引进一些著名球员,比如巴西球星里瓦尔多,当然他加盟是已经是本人过气很久的2008年了。 由于该体育场比较现代化,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队也将主场放在了这里,所以后来该体育场也被命名为“国家体育场”。 对于中国足球来说,这里不是什么充满美好回忆的地方。著名一战便是2016年的2018俄罗斯世预赛12强赛,之前备受责骂的国足在这里0:2完败乌兹别克斯坦,赛后时任主教练高洪波索性宣布辞职。 除了棉农和本尤德科,乌足坛还有一支劲旅,就是塔什干火车头,是上赛季冠军,但是主场离塔什干市中心比较远,所以这一次并没有去探访。 离开国家体育场,乘地铁红线转蓝线,Chorsu站下车,可以游览朱玛清真寺和旁边的库克尔达什神学院。 下车后,沿着地铁站外的集市和市场向南步行,转几个弯,十分钟就可以看到清真寺 集市有售卖各种生活用品,还看到了肥皂和洗衣粉,还有很多小商品,中国原装进口,包装上都是中文。 刚好遇到午饭时间,市场的拐角处有一家露天烧烤摊。 羊肉串一串售价6000uzs(不到5¥),偶尔吃一吃,价格虽肯定不是塔什干最便宜的,但是相对还可以。当地的语言中,“馕”也通用。如果旅行的人多的话,只点羊肉串,多买一些,相信性价比会更高。 吃完后下午又来了一次,买了10串带回hostel当晚饭,饭量很大的我直接一次吃掉,从此半个月不再思念羊肉(2月底在家吃涮羊肉照样一人吃掉手切羊肉片2斤) 吃罢午饭继续步行 朱玛清真寺,“朱玛”在乌兹别克语中就是“星期五”的意思。并没有进入。 旁边便是库克尔达什神学院,紧邻主路,旁边就是公交车车站,很多车通往市中心主要地区。 接下来前往昨天没去的景点,帖木儿广场。 帖木儿广场其实就在昨天去过的帖木儿博物馆的东侧,是塔什干的一个地标性景点,旁边就是塔什干少有的高层建筑——乌兹别克斯坦酒店、而广场中心,就是帖木儿雕塑。 作为乌兹别克斯坦民族的精神寄托,昨天讲过,帖木儿被乌当局赋予了极其重要的地位。雕塑的旁边就解释了这雕塑是在乌兹别克斯坦已故开国总统的关怀与指导计划下进行创作的,并附有当地少见的英文翻译。 同样地,500uzs的纸币上,就是这个图案。 结束一天的游览,返回hostel,晚餐就是10串羊肉串 过羊肉串瘾的一天结束 Day 6(02.11):闲逛 吃喝 休息 这一天并没有什么游览计划,所以睡足了再起床,今天以休息为主。还是一贯的早餐 今天要去的景点只有一个,便是塔什干电视塔。 乘坐地铁前往塔什干电视塔,绿线Habib Abdullayev站或Bodomzor站下均可,前者下往回走、后者下往前走,也就是说,电视塔位于两站之间。 我在Habib Abdullayev下车,往回走。这里实际上已经远离市中心了,再往北走一段便是乌兹别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的国境线。 电视塔就在眼前,1985年建成,高375米,是中亚第二高建筑(第一高是哈萨克斯坦GRES-2发电站的烟囱)。电视塔开放游客登上参观,不过听说外国人和本国人票价不同,而且性价比越来越低。我本人晕高,除了澳门登过塔外,别的一概没兴趣,连在迪拜时我也没兴趣。 接下来便是在塔什干市中心吃吃喝喝散步的过程 又来到了周六那家抓饭餐馆,今天是周一,餐馆里宾客满营,都是旁边那个政府机构的职员,看到我这个外国人和他们一起吃饭,感觉很新鲜。 这时候的餐馆就不像周六那样冷清了,连找个座位都很难,所有的窗口全部开启,买饭也需要排长队。提醒一下有兴趣前往就餐的朋友,餐馆周日不营业。 北边的商业步行街以及商场,有很多的快餐售卖点以及咖啡售卖点,街头的coffee 2go类型一杯意式浓缩售价10000uzs,偏贵,建议前往旁边的商场里,有自动咖啡机。 3000uzs,质量还可以,居于意大利,对于咖啡很挑剔,不过我对这个机器评价很高。 又前往了农贸市场,看到这个,不禁感叹,居然还是英式英语 花2000uzs买了一个天津和塔什干人民欢迎的食品 回hostel后,按照传统吃法切好 这是碰巧进来另一个住客吃东西,一聊得知,此人摩洛哥人,加拿大定居。讲柏柏尔、阿拉伯、法、西、英、俄、德六种语言,可以听懂意、葡语,当然前几种对于摩洛哥人来讲,也许基本天生就会了。 这人游遍全球,但是从没见过这玩意儿,尝了一块,表示不错。 由于该hostel距离大使馆区很近,经常会有来办签证的住客。又遇到一对土库曼斯坦老年夫妇,来办捷克申根签证,因为捷克在土库曼斯坦没有大使馆,必须要到塔什干来办理,从会一些英文的先生口里得知,土库曼斯坦现在已经允许俄罗斯人拥有土俄双重国籍了。 Day 7(02.12):转战第三国 这一天是离开乌兹别克斯坦的日子,从网页上查询得知,原来hostel门口有直达机场的公交线路,于是只花了1200uzs后就抵达了机场。 机场T2公交车站处拍摄机场T2出发大楼的照片,可以看出从这里走进大楼需要穿过停车场和安检(远处白色顶棚的位置) 剩下的几千uzs,可以在机场的自动售卖机上买咖啡。check-in很顺利,接着就是过边检。 边检又是一个年轻的很有礼貌的警员,也会用中文说你好,递上登机牌、护照、电子签证、还有那张hostel注册单后,盖章放行。 安检需要脱鞋,提供免费一次性鞋套,通过效率不差,安检人员还会跟你讲“good luck”。 搭乘的飞机已经准备好 塔什干机场的国际中转区,商品售卖一律以美元欧元结算,物价与欧洲机场相同,建议不在此吃喝消费。 同阿拉木图机场类似,塔什干机场的登机口走廊最外侧紧锁着,登机前一刻才打开,乘客走过通道后,才是真正的登机口。 和来时的路径一样,再次飞越天山山脉回到阿拉木图,这一次不用入境了,从机场接驳车下去后,走进抵达大厅,直接右转,有一名警察,给他看下一段登机牌和护照,放行,进行机场转机安检。 安检盖章,通过安检后,又到了国际转机区。 前往吉尔吉斯斯坦的航班并不在二楼出发,而是一楼,也就是说,没有登机廊桥。 我们的航班最后晚点起飞了,原因是: 登机舷梯口,哈萨克斯坦警察还要仔细盘查每个人的护照和登机牌信息,浪费了很多时间。 这样,抵达吉尔吉斯斯坦后,天黑是很自然的,而且比预定时间晚了不少。 航班降落后,通过廊桥步行到抵达大楼过边检。不过吉尔吉斯斯坦边检效率很高,同时开放了好几个窗口,所以排队时间不会超过两三分钟。 况且,吉尔吉斯斯坦的签证政策,独联体公民一律免签,且无停留时间限制,哈萨克斯坦公民甚至可以仅凭借国民身份证就可以入境吉尔吉斯斯坦了、俄罗斯公民也可以凭借内部护照入境。吉尔吉斯斯坦甚至承认前苏联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互免签证协议,古巴、朝鲜、越南、蒙古等国家的普通护照因此受益,其中前三国公民停留时间还是不受限制的。 基于上述因素,所以吉尔吉斯斯坦边检即便有很多人去排队,通过速度也不会很慢。 对于拿着电子签的中国公民,目测经过这几个月的锻炼,吉尔吉斯斯坦边检审查效率也不低,一分钟后盖章放行,没有问任何问题,边检也很友善。 不过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天色已晚的晚点抵达时间,只怕是没有机会乘坐公交车了。 比什凯克的公共交通设施,总体来说是比较落后的,主要形式还是苏式小巴(Marshrutka)。甚至唯一一条连接机场与市区的公交——380路也是由苏式小巴来运营。 比什凯克的玛纳斯国际机场,距离比什凯克比较远,开车需要半小时左右,乘公交时间也许会更长一些,票价40kgs,市区的终点站下文会标出具体位置。 不过如果你抵达机场时间比较晚的话,基本上会无缘380路,这是唯一的选择就是打车了。 刚出机场的抵达口,就被十几名taxi司机们围攻,他们基本认为你是韩国人。 为了预防被宰,事先我在wikitravel上查了讯息:一个省钱方式就是出机场到外面去等,一旦有载客的出租车抵达机场,你就可以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说服司机拉你回到市区,是一个双赢。说四年前的价格甚至可以低到300-350kgs,个人估计现在会贵一些吧。如果你要搭大厅中的热情的司机的车,2016年的行情是,如果高于500-600kgs,恭喜你成为冤大头。 基于这些讯息,由于天色已晚,我准备挑战一下: 挑了一个会讲一些英语的司机,便开始了杀价: “你看去这个地址你要多少?” “你给20usd吧……”,狮子大开口,20usd约合1400kgs “不行,你这个开价太高” “你想出多少?” “350kgs” (笑了)“不可能的,怎么可以这么低” “那年你们不就是这个价么” “不行不行,这样,你给1000kgs” “不,我就给350kgs,你觉得行不行?” “你再加一点儿” “400kgs” “my friend,400连油都买不了啊” “你们油很贵么?” “很贵” “多少钱?” “1升70多kgs了,1美元多” “不可能” “……” “my friend,你知道,美国油价多少么?你看啊,我去年去的时候,纽约油价XXXX” “……” “不说美国了,莫斯科你去过么?” “……没有” “莫斯科油价XXX,你看我平常生活在意大利,意大利油价XXX,欧洲其他国家XXX……”,“你觉得比什凯克油价会高过这些地方?” 此人这时心里估计已经骂我了千百遍,他英语没那么单词量,不过还是不愿放弃我这单生意。 “这样,你给800kgs” “不,450kgs” “……” “好吧,我给你到500kgs,不可能再高”,这时周围的他的同仁们早已散去 “500刚够加油的……” “我再给你加50,你要是不愿意,我在这儿睡一宿明早坐380,我可以等” “好吧好吧my friend”,“这样行不行,我同意550,不过,咱们得再等一个人,我拉你俩一起走” “ok” 这番对话,绝对没有演绎的成分,其实我杀价的时候心里也是没底的。不知道有过玛纳斯机场打车经历的朋友们给我评价一下,550kgs,天色一黑后,是不是性价比还可以。 如果性价比不错的话,只能说明:天下游客杀价都是一个套路,照着物价80%往下砍,没毛病,心有多大,优惠就有多大。 实际上他与他的同仁们都是有联系的,找到第二个乘客,只需一分钟(是一对当地的老年夫妇),上车起步。我从右边上副驾驶,被他拦了下来,原来这里好多车都是日本X手车,就像海参崴和库页岛那样,右舵。 机场到比什凯克的路上,有着数不清的加油站,我指着油价价目表问他,你不说1升油1美元么(实际上也就一半价格)?司机一笑。 地图显示这对夫妇的家离我要去的hostel距离挺近的,他们先下车了,之后继续开。 天色已经很晚,我感觉到了比什凯克这座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性,除了市中心那一小片,周围地区,都是低矮房子为主,我预定的那个hostel就是一家民居改的。虽然是在离市中心不远的地方,但是已经很破败了,尽管天是黑的,但是很明显。路窄、不平,而且当天正在下雪,路灯昏暗,外人根本就看不清,好在还借着一些积雪的反光,勉强找到了那条路。但是就连司机都找不到号码…… 事实证明打这个车还是有点儿帮助的,司机敲开一家人的门,问了一些具体位置,开门的是一个老大爷,指给我们看,说你们开过了,后面就是。 送到门口,我掏钱,司机看见我还有哈萨克斯坦坚戈,说你可以给我这个也行。 我说那可不行,我四天后还要去阿斯塔纳(努尔-苏丹)。 我刚才在机场换了一些kgs,掏出一张1000的给他。 司机苦笑,意思是没有零钱(事实上怎么可能呢) 我说你看,我的零钱就540了,要不…… 司机说好吧好吧540就540,最后和我告别 这是已经将近22:00,漆黑的胡同中,犬吠声交相呼应,推开hostel的院子门,一只狗冲我跑来,不过没有叫。我往里走,就是hostel的门。 门没有锁,一名20出头的年轻女子出来迎接我,在确定这里真的就是那家hostel后,带我熟悉了房间布局,很不错。告诉我boss是他的brother,他来收钱不用担心,明天他来。(后来我用WhatsApp与他联系定了时间第二天早上) 房间不错,还带独立卫生间 二楼的客厅,估计也可以住人? 老传统,厨房一应俱全,茶免费,还有桶装水。 吉尔吉斯的家用电器,有很多都是中国直接打包进口,不但文字都是中文,而且插头都是中式的,所以,hostel中处处都有中-欧插座转换器。这倒是方便了中国来的游客。 提示厨房用过后要清洁 窗外看外面的胡同 煮了从乌兹别克斯坦带来的方便面,吃过后已经23:00了,入睡。 Day 8(02.13):疯狂的比什凯克公交 第二天睡足之后,约了hostel房东来缴费,见了面才知道原来是一位大学生,属于创业型。 接下来开始走出去熟悉一下这个城市。 2.13游览路线: H,hostel 1,tsum购物中心,里面有售手机卡、顶层有纪念品 2,市中心各景点(各种广场、博物馆、雕像、建筑) 3,俄罗斯教堂,对面有大型超市 实际上,比什凯克这座城市并不如之前去过的阿拉木图、塔什干那样有着这么多的旅游景点,比什凯克的发展程度也并不如之前的城市那样高。走出去后通过一些事情就可以看出。 首先是比什凯克的公共交通系统 本人属于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打车的类型,所以出行任何城市都要乘坐最廉价的公共交通工具。 在前苏联国旅行,自然要接触“marshrutkas(苏式小巴)”,然而这却是比什凯克市民出行最昂贵最便捷的大众交通工具。票价10kgs,22:00之后票价变为12kgs,可以找零,上车后交给司机就可以了。 除了苏式小巴以外,乘客还可以选择乘坐公交和无轨电车,这两种在比什凯克的价格更便宜,只有8kgs,但是运营范围和速度都不如苏式小巴,车型也比较陈旧。 需要注意的是:在比什凯克乘坐公交和无轨电车,要从后面的车门上车,下车时要从前门下车,同时将车费付给司机,可以找零。 所有的公交信息均可以通过2gis这个app来查询路线。 即便是“昂贵”的苏式小巴,由于运力有限,早晚高峰时,经常会遇到来车上不去,上去下不来的情况。 我早上出门,乘坐苏式小巴前往tsum购买手机卡,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虽然这并不是我早上前往tsum时的那辆车(后来市中心拍的),但是,早晚高峰的比什凯克,所有的苏式小巴就是这个样子。可以保证的是,这种情况,车辆是100%超载的,因为车内没有任何空间。上车必须要抢先,否则真的会上不去。关车门已经不可能,需要一位不乘坐此车在下面的其他人帮你,使劲推一下最后一名乘客,将他“塞”进车中,再使劲将车门关闭。 车内的情况此时也十分不堪,你无需找扶手,因为车厢已经塞满了,你也无需因为挤到别人而感到不好意思,因为所有的当地人早已习惯。全程我都是蹲在车门的阶梯处,才勉强撑到tsum。由于个人比较胖而且怕热,虽然是大雪天气,下车后已是满头大汗。 其余非高峰时刻,苏式小巴的客流就比较正常了。 苏式小巴内景(非高峰时段拍摄) 以上为公交和无轨电车的照片,可以看出,车型十分陈旧,有的更为陈旧,只不过没来得及拍到。 不过使用这些交通工具,基本可以到达比什凯克的任何一处地方了。 Tsum中购买手机卡的过程就不表了,前面有详细介绍。 Tsum的顶层是旅游纪念品商店,可以买到明信片等纪念品,店员会讲一些简单英文。由于店铺位置,价格自然会比其他地方贵一些,不过还是可以接受的。 走出tsum,开始完成我到比什凯克的一大任务——吃。 由于民族和文化与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些想通类似性(比如东干人文化等等),吉尔吉斯斯坦的食品,我们看了后会感到十分亲切。 Plov,这种炒饭,并没什么特殊的,可以当做早餐。这是tsum旁边一家小店,店面虽小,但是特别干净卫生,服务员的服务十分到位,甚至在你吃饭的时候都不会让你的桌子上有一点儿垃圾。 这个店旁边有一家银行可以换外汇,价格合理。 阿拉套影剧院对面的一家餐馆(午餐),这一家就更为讲究一些,店员会讲一点点特别简单的英文,价格比小店稍贵。但是,性价比仍然极高: 这个点心是餐馆上菜前送给食客的,是吉尔吉斯民族的特色点心。我曾经在新闻中看到,我国的领导人出访吉尔吉斯斯坦,下飞机后,吉方为了表示欢迎,通常会为客人送上这种点心。 图片来自于网络,当然人家上的点心的品相比我们吃的好多了。 一个人点了这么多,只会一点点英文单词的店员思索了很久,问我:“你一个人吃么?” 我会心一笑,表示当然。结果也是一点不剩。 早午餐之间,我基本上是在比什凯克的主路(楚河大街)上游览景点。 比什凯克市区的景点并不多,楚河大街上可参观的也就是各种广场、各种雕像、各种建筑。 比什凯克邮局,位于市中心,离tsum很近,在这里可以买邮票。 邮局门口的这个邮箱可以忽略 寄明信片可以投到邮局里的这个邮箱里 寄明信片到国外,价格统一为30kgs,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下。柜台的人随便为我拿了一款邮票,居然就是我青睐的体育系列,此为2006德国世界杯,可从侧面看出该邮局虽身为中央级别,但是邮票货物积压了多久,13年前的邮票居然还有存货。要知道邮票中红色的吉尔吉斯斯坦足协标识,今天早就换了新款式。 离开邮局,沿楚河大街一直向西方向游览,这一代是比什凯克的市中心区域,有许多广场和建筑。 革命战士纪念碑(Памятник Борцам Революции) 街边有一个关于苏尔坦·伊布拉伊莫夫诞辰90周年纪念展览,伊布拉伊莫夫是苏联时期吉尔吉斯的领导人,在该国人民心中具有一定的地位。1980年去世,据传言是被苏联KGB暗杀。此人在吉尔吉斯斯坦历史上举足轻重,诞辰90周年纪念日上,吉尔吉斯斯坦举国纪念。 苏伊曼库尔·乔科莫罗夫(Сүймөнкул Чокморов)雕像,这是苏联时期吉尔吉斯的著名电影演员、人民艺术家。 阿拉套影剧院 午餐后出门继续向西,楚河大街南侧是阿拉套广场 北侧为玛纳斯铜像 《玛纳斯》是吉尔吉斯斯坦的民族史诗,中国的柯尔克孜族(吉尔吉斯的另一个翻译名称)也将其视为文化遗产。 玛纳斯铜像的正北是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 可惜的是,正门紧锁,绕过从东门进入,安保告知,博物馆关闭,因此无缘参观。前两天看Google地图上的评价,最近两个月的留言表示,确实是在整修中。 无奈下只得绕到南侧继续游览其他景点 列宁铜像 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大楼 应该是十月革命主题吧 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家宣传 影壁的左右两侧仍保留着苏联国徽和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 影壁的后面是一个公园,矗立着马克思恩格斯铜像 吉尔吉斯斯坦最高法院大楼 虽然没有历史博物馆可以参观,但是继续往北走一个路口,来到伏龙芝大街,便可以参观伏龙芝博物馆 米哈伊尔·瓦西里维奇·伏龙芝,是苏联时期吉尔吉斯斯坦著名的军事家,其著名程度可以说是吉尔吉斯斯坦人民的骄傲。莫斯科、圣彼得堡、明斯克三个城市的地铁站,都有一站以他的名字命名,俄罗斯最高军事学院也以他的名字命名,苏联时期的吉尔吉斯首都比什凯克的名字也叫“伏龙芝”。 博物馆中没有英文,只有俄文的介绍 走出博物馆,沿街随便逛逛,前往俄罗斯教堂 吉尔吉斯经济大学 俄罗斯教堂,对面有一家廉价的大型超市,可以购物 随后结束一天的游览,乘坐苏式小巴返回hostel 在观察比什凯克地图时,我对西部的这个同心环状道路非常感兴趣,以为是一个装饰精良的街区,乘坐了一辆前往同心环道路中心点的苏式小巴,反正距离hostel并不远。 但是我下车后,我发现——我想的太多了: 这就是同心圆的中心点,唯一像样的建筑是一个破旧的馕商店。 圆中的道路 有的道路甚至在雪后非常泥泞 有的雪后甚至不能通行 历经磨难后,抵达了hostel,本日结束 DAY 9 (02.14):再遇雪天 早上醒来发现,比什凯克又下雪了 本来今天需要参观的景点也并不多 2.14参观线路 H,hostel 1,中央清真寺 2,另一个中央清真寺 这里有一点:比什凯克共有两个“中央清真寺”,名称完全一样 这个中央清真寺不必多提,是中亚地区最大的清真寺,2017年完工 另一个是旧的中央清真寺 几乎与新的中央清真寺位于“同一经度”上,靠南一些。 路上散步时遇到了比什凯克的斯巴达克体育场,这座建成于1941年的体育场并不大,容量只有23000人,供吉尔吉斯斯坦顶级联赛多多伊和阿尔加两队共用,以及作为吉尔吉斯斯坦国家足球队的主场。 说起吉尔吉斯斯坦足球,本在亚洲并无地位。不过近年来该国足球有一定的长进并借着2019阿联酋亚洲杯扩军的机会历史上第一次打进了亚洲杯决赛圈。后面的故事相信中国球迷们都知道:吉尔吉斯斯坦小组赛与国足同组,并在小组赛首场比赛中上半时1:0领先国足,若不是那场比赛该国门将马特亚什的慷慨送礼,那场比赛的结果还真的很难讲。 该著名门将正是出自多多伊并成名于此,亚洲杯后,他回到了这支家乡球队。 那届亚洲杯中吉尔吉斯斯坦表现惊艳:门将送礼才不敌国足后,对阵韩国他们也毫不怯场,仅输一球。第三场还击败了同为首次参赛的菲律宾,以最佳的小组第三的成绩,首次参赛就小组出线打进淘汰赛。 淘汰赛中吉尔吉斯斯坦面对东道主阿联酋,居然把东道主拖进加时赛,最终一球饮恨。这支中亚球队今年的表现让全亚洲惊讶。 途中路过俄罗斯影院 御寒需要,路上喝了咖啡和汤 这个鱼汤比较推荐 由于昨天一天吃的太多,所以今天并没有大餐,简单买了一些会hostel解决 回到hostel还经历了一件趣事:进门口第一天迎接我的那个女青年一脸愁容地问我,你能不能把住宿费交了? 我也一脸愁容地回答:妳的brother昨天早上9点已经来收过了啊,一个青年大学生,他没告诉你? ——啊?哦好的好的对不起 这一家人居然都不通气啊……这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们,从那儿后到明早都没有露过面 这样,短暂的吉尔吉斯斯坦之旅实际上已经结束了。明天由于路况不熟悉以及飞机不到中午就要起飞,所以需要早出发前往机场。 DAY 10(02.15):吉尔吉斯斯坦出境二三事,哈萨克斯坦再次体验1美元四星级宾馆 第二天早上6点钟就起床,发现:比什凯克又下雪了…… 吃过自制的早餐后,给hostel年轻房东发了WhatsApp告别后出发。 由于我住的hostel,虽是处于城区中,可是路况并不是很好,加上下雪而且天还没亮,一路很难走。先是抹黑走了半小时到了大路上,然后按照2gis的信息,需要在那条大路上等苏式小巴,冒雪抹黑走了十分钟,根本找不到公交车站牌,最后在一处很不起眼的地方发现了画着公交车的牌子,不过根本没有写号码,只好死等。等了20分钟,几乎快要绝望时,想要的车来了,拦下。 乘坐一段下车后,步行五分钟,来到了机场专线380路比什凯克市区的终点站 这个位置便是 车上空无一人,票价40kgs(有的网站资料显示是50kgs,不过司机就找我要了40)。车出发后不久,我就发现我选择从终点站出发是正确的,没多久车就满了,一路挤到了机场。因为380路并不是什么“机场专线”,而是一条郊区线路,一路上每站必停,是沿线居民出行必乘坐的公交线路。所以在此建议高峰时段乘坐380路前往机场的游客们,尽量选择从终点站开始乘坐,避免一路拥挤。 抵达机场后,距离航班起飞还有两个多小时 由于吉尔吉斯斯坦那个奇葩而又解释不清楚的“外国人注册制度”,尤其是中国国籍的游客,抵达吉尔吉斯斯坦五个工作日内就必须前往吉公安部门进行注册,否则极有可能被罚款。此前有很多网友发文指出,在比什凯克,特别是在玛纳斯机场,常有吉警方查验中国游客的注册证明(有的文章指出警方甚至会用中文说“落地签”),被查且没有注册者时常被处以高额罚款,尤其是从比什凯克直飞国内的航班。 由于我这次在吉尔吉斯斯坦停留只有四天,即便全都是工作日,也没有超过吉方规定的“五个工作日”的要求。不过因为没有任何地方可以查到这个法律规定,所以我的心中当时还是没底的。 出发大厅的最西侧那个柜台,正是南航比什凯克—乌鲁木齐航班的check-in柜台,我的航班是阿斯塔纳航空的比什凯克—努尔-苏丹(阿斯塔纳),check-in柜台正好在出发大厅的最东侧,旁边紧挨着出境护照检查处。 确实有几个警方人员常常往来于这几个柜台,但是没有看到警方对于我这边的柜台有什么兴趣,乘坐这个航班的人,后来我观察,只有我一个中国人。 没有了什么被检查“落地签”的风险,不过check-in时,我又遇到了麻烦: 这个柜台的女士,也并不了解针对中国、印度公民的72小时中转免签政策,再加上之前我说过的,即便是一个订单号一起买的票,由于两段航班隔了一天出发。她的电脑上,根本查不到我的第二段航班努尔-苏丹(阿斯塔纳)—乌鲁木齐的信息。 于是她肯定会按照惯例询问:do you have the visa? 我说了72小时免签的政策,并给她看了阿斯塔纳航空英文官网的信息,她表示从未了解过,于是叫了领班。 领班来后,表示了解这个规定并教给她如何操作,这是她就问我:你并没有离开努尔-苏丹(阿斯塔纳)的机票。 我说我有 她就不开心了,并很生气地和我讲,没有 我开始意识到北京checkin时的场景,意识到有可能第二段机票她那里显示不出来,于是给她看了订单邮件。她干脆把我转交给了那个领班。 那个领班给我一个表格,让我填写几个基本信息,如订单机票号码(那个一大串的数字)、姓名、护照号码、离开努尔-苏丹(阿斯塔纳)的航班号以及日期时间。而这些信息,北京check-in时并没有填写,是柜台人员录入到电脑中的。 所以在这里需要提醒有需要哈萨克斯坦72小时过境免签的朋友们,由于各国各机场的情况不同,请大家一定要准备好自己的机票订单以备查询,也许还要自己亲自填写。 终于都做完后,出了第一段的登机牌,过出境护照检查。 护照检查的警察倒是相当和气,还问我:“你在吉尔吉斯斯坦这几天还愉快吧?”盖章放行。 远处南航的飞机 我乘坐的航班 稍后登机 飞机上照例,需要填写哈萨克斯坦移民卡 一路向北飞行,由于此航线途径的地区是世界上中纬度冬季最冷的地区之一——中亚,并且是内陆深处,所以一路上都是冰天雪地,也没有看到巴尔喀什湖,按照航线的位置,应该是可以看到的。 直到飞行的最后一段,终于看到了城市,最后看到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于是知晓我们抵达了哈萨克斯坦的新首都——努尔-苏丹(阿斯塔纳)。 落地,这首都的机场确实比前首都机场豪华好几百倍 下机后通过廊桥进入抵达大厅,走了一段到了入境护照检查,有很多窗口开放,并不需要排队。 递上护照和移民卡,警察翻了翻护照问:“Do you have the visa?(这句话现在已经快成了我旅行的口头禅,每次旅游都会被机场问至少三遍,即便是我不需要visa)” 我说没有啊,警察脸色瞬间暗淡,我瞬间明白了,我得解释:72小时过境免签。 警察明白了,拿起身边的固定电话拨了一个号码,报了我的名字,满意地挂断,在我的移民卡上填写。 果然是新首都机场,并不需要像前首都机场一样,拿着一个打印的表格一个一个名字地查询,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了。 “welcome!”盖章放行 走出禁区,果然看到了举着印有我名字拉丁字母的A4纸的司机,握手寒暄后出门上车,这就是我预定的阿斯塔纳航空免费提供的1美元四星级宾馆pick-up司机。 机场外景 哈萨克斯坦新首都努尔-苏丹(阿斯塔纳),是世界上冬季第二冷的首都,仅次于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在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决定迁都之前,这里叫做“阿克莫拉”,意思是“白色坟墓”,也许是为了显示这里冬季的寒冷。 在我大年初一出发时,查询了一下努尔-苏丹(阿斯塔纳)的天气,连续几天都是-30多度,即便是来自中国北方的我也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低温。 不过我抵达这里的第一天以及之后的一天,努尔-苏丹(阿斯塔纳)的气温回升到了-15—-20度之间,而且雪停了。这样的天气我还是可以的。 这一次的中亚之旅,除了塔什干(hostel那个小伙子还告诉我那几天的天气反常),其余的所有城市都与大雪为伴。 上车后出发 一路上都是雪景 纳扎尔巴耶夫大学 这里第二天还要去游览 司机沿着主路一路向北,半小时后抵达1美元四星级宾馆——Park Inn by Radisson Astana 不过正如我前面所写的,现在从阿斯塔纳航空官网查询,这个宾馆已经不再参加1美元入住活动了。 由于这个航班的抵达时间非常理想,所以抵达宾馆的时间为13:30左右,虽未到规定的14:00,但是差半个小时去提前check-in,柜台还是会给你房卡的。 柜台告知,宾馆的健身房可以提供免费使用(从来不去)。 房间拍摄 房间为7楼,从窗子向外拍摄。由于这里冬天很冷,所以窗户上贴有告示“不要打开窗户” 充分利用这一天的时间,洗洗衣服,吃饭休息,能睡多久就睡多久以便恢复体力。 宾馆出门左转50米就是大型超市,价格不是很贵,随便买了一些当做午饭,饭后洗澡睡觉,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好好休息。像阿拉木图第一天一样,努尔-苏丹(阿斯塔纳)第一天依旧没有出门。 DAY 11(02.16):冰天雪地的第二冷首都之旅 在宾馆中从前一天下午3点一直睡到第二天的上午6点,起来后下楼去吃免费的早餐。 这家宾馆的早餐,与之前阿拉木图的那家相比,种类略少一些,但是瓶装水(充气与不充气)是一大亮点。 此外,早餐提供“方便面自助餐” 盖碗里的是切好了的蔬菜 有几个欧洲来的客人,貌似不太了解方便面文化,从这里经过,拿一个大碗,拿去盛水果 这家的咖啡也比阿拉木图要好一些 早饭过后回房休息至12:00,退房,开始了努尔-苏丹(阿斯塔纳)半日游。 02.16游览线路图: H,宾馆 1,阿斯塔纳竞技场 2,大汗帐篷娱乐中心 3,巴伊杰列克(生命之树)观景塔 由于天气寒冷,所以只挑了几个景点参观,相信如果72小时中转免签的政策长期执行的话,今后来这里的机会多得是。 我所住宾馆的后面,正好是一个体育场,退房后绕到后面去看了一眼 宾馆旁边,没想到就是哈萨克斯坦足协的办公室 身后的体育场名字叫Kazhymukan Munaitpasov Stadium,建成已经80多年了,不过主人是哈萨克斯坦足球甲级联赛的FC阿斯塔纳-1964队,并不是顶级联赛球队。 努尔-苏丹(阿斯塔纳)的体育元素,还要首推阿斯塔纳竞技场,就是下面我的目的地。 在努尔-苏丹(阿斯塔纳),公交车要比前首都阿拉木图先进得多,公交车站还备有密封的候车房,因为冬天极其寒冷,为自动门控制,内有空调,还有usb接口充电,还有显示屏提醒你来车的时间。 不一会儿车来,上车。 努尔-苏丹(阿斯塔纳)公交,车上有售票员,可以找他们购票,直接付款的话票价180kzt,可以找零。刷卡的话有很大优惠,卡的购买比阿拉木图便利很多,在一些重要地区的公交车站就有自助购票机器。但是卡需要付费,如果你每天乘坐的次数不多,还是推荐现金购票即可。 努尔-苏丹(阿斯塔纳)雪后的除雪技术也很先进,比几乎纯徒手操作的阿拉木图效率高多了。 阿斯塔纳竞技场距离市区比较远,由于“人迹罕至”,下车后,雪后的景色没有被破坏多少。 2009年竣工的阿斯塔纳竞技场,容量30244人。由于哈萨克斯坦该国特殊的地理位置,阿斯塔纳竞技场在亚洲和欧洲体育史上都留下了重要一笔。 2011年,第七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和前首都阿拉木图举行,阿斯塔纳竞技场承办了开幕式。 此外,哈萨克斯坦足球超级联赛劲旅FC阿斯塔纳队,在2015-16赛季欧冠联赛中,从资格赛第二轮开始,一路杀进了正赛,成为了第一支打进欧冠正赛的哈萨克斯坦俱乐部。 这样一来,FC阿斯塔纳的主场——阿斯塔纳竞技场一下子成为了欧冠正赛历史上最远的主场。它与同组葡萄牙本菲卡的主场城市里斯本的距离约7000公里,乘飞机估计也得10小时左右了。 遥远的距离,冬季寒冷的天气成为了他们的优势,小组赛中,FC阿斯塔纳三个主场全部逼平了对手,他们的同组对手是本菲卡、马竞、加拉塔萨雷。 所以,阿斯塔纳竞技场成为了世界少有的承办过亚洲和欧洲体育大赛的体育场。 竞技场周围的雪景 离开这里向北走,来到了商业区一大景点——大汗帐篷娱乐中心(Хан Шатыр) 从外景来看,确实是一个帐篷的形状 全世界流行的模式 近景拍摄,在寒冷的冬天,这里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取暖之地 实际上,大汗帐篷娱乐中心内部就是一个shopping mall,与世界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不同的:餐饮、购物、娱乐之类。有两个纪念品店,游客可以购买纪念品。 吃的一般 休息一会儿后,走出来继续向东走。以大汗帐篷娱乐中心到总统府为起终点,用一条马路连接起来,这构成了一条努尔-苏丹(阿斯塔纳)的东西方向中轴线。 由于雪后很滑,担心滑倒,行进的速度很慢。 由于路上并不是机动车行道,所以并没有及时除雪,而且那天,雪是一直在下的 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抵达了巴伊杰列克(生命之树)观景塔。 巴伊杰列克观景塔,意思是“高大的杨树”,是为了纪念哈萨克斯坦将首都迁到努尔-苏丹(阿斯塔纳)而建。高105米,顶端有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右手的镀金手模。登到顶端可以俯瞰努尔-苏丹(阿斯塔纳)全景。 晕高,没有上去…… 走到了“中轴线”最东侧,可以远远地看到总统府 至此我计划的参观任务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在这里值得说明一下的是:由于努尔-苏丹(阿斯塔纳)城市建设速度很快,Google地图上很多店铺的信息都是已经过时的了,尤其是邮局。我在努尔-苏丹(阿斯塔纳)想找邮局寄出明信片,但是按照Google地图的信息,找了三个地方都已经搬走了。最终终于找到一家即将关门的小邮局寄出。所以在努尔-苏丹(阿斯塔纳)行走,还是得依靠2gis。 眼看天就要黑了,乘坐10路前往机场。 抵达机场后不久,天就全部变黑。今天晚上要在机场睡过。 实际上,努尔-苏丹(阿斯塔纳)机场虽大,但是航班并不是那么多,尤其是夜间几乎没有。再加上相对不错的硬件设施,因此如果必要的话,睡在努尔-苏丹(阿斯塔纳)机场也是个可行的选择。 DAY 12(02.17):回家之路DAY 1 这一天早上5:00,check-in开始,努尔-苏丹(阿斯塔纳)机场的先进又体现了出来。在阿拉木图机场时,72小时过境免签证的受益者们需要在check-in时让工作人员给你打印转机人信息单以及盖章,没有这个,经过出境护照检查的时候,边检是不予受理的。 不过在努尔-苏丹(阿斯塔纳),这些东西并不需要,直接check-in出登机牌即可,一切信息都已经通过网络告知边检。 准点起飞,由于距离不远,稍后即可抵达乌鲁木齐 我是第一次身处新疆地区,这一天有12小时的停留时间 很有幸地体验了开通不久的乌鲁木齐地铁 简餐 参观了一下新疆博物馆,免费 随后参加了春运,乘坐卧铺历经三天两夜返回天津 DAY 13(02.18):回家之路 DAY2 之后的过程不再细表了,毕竟本帖属于境外旅游系列 刚出新疆的一带 嘉峪关 武威 在宁夏中卫入夜 DAY 14(02.19):回家之路 DAY3 天亮之后已经进入山西 吕梁 太原 辛集 衡水 晚间抵达天津,正月十五夜 至此,本次旅行圆满结束 结语: 我们遇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时期,中亚对于我国自由行者的大门正在一步一步地打开。中亚这一地区,无论哪个国家,无论那里的生活水平如何,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索的。希望今后还能够前往更多的地方:哈萨克斯坦的其他城市、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吉尔吉斯斯坦的奥什,还有塔吉克斯坦,甚至我们可以畅想一下土库曼斯坦……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有计划前往中亚地区的朋友们一些有用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完,谢谢观看!
30744
28
655